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,与朋友交而不信乎,传不习乎?”


【今译】

曾子说:“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。例如:为他人做事情有没有不诚实、不尽心的地方呢?与朋友交往中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呢?学习到的老师的思想学说有没有在实际行动中贯彻呢?”

【解读】

本章重点讲述了儒家最为重要的“修身、修己”之根本!不向外求而向内“反求诸己”!第二章讲孝悌,此章向外延展,讲在社会中处事和朋友之交以及自我完善所秉持的原则!
“传不习乎?”您可看见曾子志于学,志于道的的日日坚守,日日践习,日日积累?为何“八德”之中“孝”与“悌”之后是“忠”与“信”?为何孔子说人要要求他的弟子“言忠信,行笃敬”?为什么郭店楚简中有一篇《忠信之道》?

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,进而指导行动,在实践中获得成果的过程。


文,学文就是求道,就是学习经天纬地,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使命。

行,学了以后就去做。这是一条学习行动路线图,是学习行动的法则,孔子给自己的弟子们行动的法则。
如何行?孔子说:行笃敬。


忠,无论是学还是行,都不能半途而废。要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都要按照该做的坚守做下去。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在当今这个纷繁的世界里,树立这样的一个人格:百折不改其志,千苦不变其愿;富贵不淫,贫贱不移,威武不屈。

信,信是什么?有诸己之谓信,心中始终有圣人大道的指引。立下了人格,心中有道,充实、广大、美好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:君子怀刑(型),君子怀德。